哈囉~Reader
我是Wing
這是我最近突發奇想的新系列
為什麼會想開這個系列?
主要是因為我從大學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
看了很多書之後我發現世上有很多我不同意的「主流價值」
也就是那些大家都認為「應該要這樣做才對」的想法
我一直認為我是個跟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一般人喜歡做的事情我基本上都不喜歡
一般人有興趣的事物我也基本上都沒興趣
比方說花了好幾個小時排隊就為了搶幾百塊的優惠這件事
我就很難理解為什麼,就算理解了也還是覺得沒必要
所以這個系列才叫做「跟Wing一起反主流」,但也只是個暫定的名字啦XD
原本想要取個反社會的,但又覺得好像有點太激進了
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名字也歡迎一起集思廣益
總之,我會利用這個系列每個月跟你分享一則我的人生觀
這系列的內容很可能會跟你的傳統認知有衝突
甚至可能會冒犯到某些人,你要不要同意隨便你
但如果你也對這些人生觀有所共鳴,我很歡迎你回信跟我分享你的想法
回到標題,該怎麼擺脫複雜的人際關係
首先你要先知道一句話
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這個概念出自於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之父,也是我十分支持的心理學派
阿德勒心理學中有個專有名詞叫做「課題分離」,什麼是課題分離?
簡單來說,當一個問題或一件事情發生時
第一時間要先分清楚哪些是只能自己處理,哪些又是只能別人決定的?
然後只處理自己要Handle的,剩下的通通都不要管
不管雙方最後的決定是什麼,彼此都必須承擔相應的後果
讓我舉幾個例子,相信你會更清楚
第一個例子
我有一位朋友常常會來跟我抱怨他跟女朋友關係不好,想來問我的意見
以朋友問我意見這個問題來說
我不管給出什麼意見
最後這位朋友跟他女朋友能不能和好,都和我「完全沒關係」
就算真的分手了也不關我的事,客觀上來說,我沒有任何責任
第二個例子
一位老公要辭職去當Youtuber,但老婆不同意
在這個例子中,老公不該去在乎老婆的意見,只要決定要不要辭職
如果辭職了,也真的跟老婆離婚了,老公必須承擔這個後果,不然就不要辭職
第三個例子
也許你會反駁,這種想法極度自私
做什麼事之前都應該要去想到各個連帶關係人的感受和想法,不能一意孤行
但往往是因為這種體諒,造成了現代複雜的人際關係
很多人會說「我都是為你好所以你應該要怎麼做」
表面上是關心,但其實只是潛意識想控制別人照著自己的話做
會覺得別人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而爭吵
那是因為內心深處對對方的行為不符合自身期望而產生的一種憤怒
只不過是用關心的糖衣包著名為憤怒的毒藥而已
不過你的確能提供協助,給對方一些建議
課題分離的重點在於「不強迫別人要照著你說的話做」
也就是說
你可以希望別人做到某件你想要他做的事,但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如果做了那很好,如果不做也不能發脾氣,要尊重對方的自由意志
如果還是希望他做,就要從影響對方的自由意志下手
讓他覺得是他「自願」想做,而不是你叫他做的
但這有點扯遠了,未來有機會再針對這部分跟你分享
沒有人能夠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反過來講,你也不能為別人的決定負責
認為別人應該要為你的決定負責
抱怨我會變成這樣都是因為你XXX,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當你能劃清界線
遇到每件事、每個問題都做到課題分離
你就能把自己從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解放出來,專心在自己身上
我在生活中徹底執行課題分離
不管是家人、朋友、戀人一視同仁
也因此很多人會說我自私、冷血、自大,都不關心別人的死活
說實話,我真的不太關心,除非關係到我的利益
當你真的能做到課題分離,就一定會被人討厭
因為你不合群、唱反調、別人說什麼都不聽
不過你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一下
如果我必須要老是為了別人的感受委屈自己做不想做的事,徒增一堆麻煩
那還不如獨善其身,做我想做的事,成為一股清流
雖然可能短期來看會被討厭
但我相信長期下來會證明這樣的處世方式
才是解決所有人際關係煩惱的唯一解方
你也才會找到真正適合你的人際關係
最後我用一本書裡的話來為這封信做總結
如果將自己放在第一考量是無情的話
我願意掛上這個標籤,那你呢?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阿德勒心理學的內容
我強烈推薦你去看看「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
這是這系列的第一封信
不知道你看完有什麼想法或共鳴呢?
都歡迎你回信跟我分享,或是點這裡直接發問
建議你可以將我的信箱 wing.languages@gmail.com 加入你的電子郵件通訊錄之中,這樣就不用擔心會錯過我的郵件囉!
Wing
Wing的語言人生創辦人
跟你分享自學一門外語需要的所有知識
Q:可以把信件分享給我的朋友嗎?
A:非常歡迎!如果他也想收到我的信,可以直接訂閱
--------------------------------------------
Q:可以回信給你或問你問題嗎?
A:可以,但直接發問有機會得到更詳細的回覆
--------------------------------------------
您會收到此郵件是因為您曾經訂閱了Wing的免費電子報或是拿過免費資源
如果您不想要再接收任何與自學語言、在家自學、自我成長相關的E-mail
每封信底下都會有Unsubscribe按鈕,您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哈囉~Reader 我是Wing 自學並不是完全都靠自己 而是知道哪些事情可以自己來,用時間來累積自己的實力 哪些需要更專業的人來帶領你到下一個等級 這是我在一本教你怎麼自學英文的書的前言看到的一句話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以前的我心中總有一個心魔 老覺得「自學」是一種獨立自強、任何問題都不能麻煩別人的學習方式 所以就算真的有問題靠自己解決不了,還是拉不下臉去請人幫忙 直到有一次我在經營品牌的過程中真的覺得: 「不行了,我現在這樣不知道還要多久才會有成果,我需要找人幫忙」 所以我第一次找了所謂的自媒體社群顧問做諮詢,給我一些經營上的意見 聽完之後的確開啟了我蠻多的想法 讓我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我也第一次嘗到了能有一位專家 在你迷惘的時候給你建議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不知道你會開車或騎車嗎?我自認是個路癡 每次騎車出遠門都需要Google導航才能到我想去的地方 但有用過導航的都知道,它常常會帶你闖進一些鄉間小路 道路兩旁望過去都是田的那種,慘一點的還會直接帶你到墳墓 這時如果能停下來,找個當地人(專家)問個路 搞不好我就不用出去玩還要這麼害怕了XD...
哈囉~Reader 我是Wing 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已經半個月了,待在家上班或上課的人也愈來愈多 幾乎已經是哪裡都不能去,呈現一種類封城的狀態 對於不習慣常常待在家的人來說可能已經快悶壞了吧XD 常常覺得待在家裡很悶、很無聊,甚至情緒有點暴躁 就連對於已經長期待在家的好幾個月都沒出去的Wing來說 以前是可以出去但懶得出去 但現在是想出去也不能出去的情況也真的讓我開始有些鬱悶 如果你也跟Wing有類似的感覺,那我想邀請你跟我做一件事情 相信很多人聽過「冥想」吧? 剛接觸冥想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是怪力亂神,我一開始也這麼認為 但是從2021年初我開始嘗試去接觸這個我原本以為的「邪教」 試著開始去做冥想,一部分也是因為當時的我情緒不太穩定 想要靠著冥想來改善一下身心靈的狀態 於是我開始了為期100天的冥想 100天過後,我現在只要不專注、有負面情緒或是想休息的時候 我就會冥想個5~10分鐘,來恢復到我最理想的狀態 這也幫助Wing在疫情嚴重的期間,能夠平靜的面對無聊的每一天XD 我也把這100天的心得整理成3個步驟,用文章分享給你 邀請你一起在家跟Wing一起練習冥想,撐到能出門的那一天...